通过考察比选国内知名黑龙江橡胶隔震支座的产品性能、技术指标和市场效益,特别是产品的型式检验报告,优化了隔震支座布局设计,同时调整主体结构的配筋和混凝土强度,规范支座与结构的构造措施,力求使整个建筑在满足抗震设防的基础上,达到实用性、经济性的效果。
橡胶隔震支座论证施工方案
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,召开由建设单位、监理单位、施工单位、供货厂家和商品混凝土厂家各技术负责人共同参加的专题论证会,调整完善施工技术方案,确定重点工序和关键部位,明确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,以及施工质量的预控方案和整改措施。
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工艺
1、工艺流程
测量放线(控制下支墩轴线和标高)→支设下支墩模板、安装下支墩钢筋→安装下预埋板→检查验收下支墩结构体系(满足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)→浇筑下支墩混凝土→混凝土养护到设计强度→安装橡胶隔震支座和上预埋板(保护隔震支座)→支设上支墩模板、安装上支墩钢筋→检查验收上支墩结构体系(满足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)→浇筑上支墩混凝土→混凝土养护到设计强度→复拧加固隔震支座螺栓→成品保护。
2、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
1)下支墩钢筋安装、模板支设。将垫层上弹好的轴线用线坠吊到下支墩模板支架上,拉好控制线,按照模板体系结构计算书,支设好下支墩混凝土模板后,按设计要求安装下支墩钢筋。施工过程中,在保证模板体系强度、刚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,要精确校验模板的竖向轴线和水平位置,同时,钢筋工程的节点构造措施必须符合规范要求。
2)安装下预埋板。下支墩及地梁基础模板和钢筋工程验收合格后,先将整个基础结构体系的纵、横向轴线用十字板拉线定位控制,同时在下预埋板上弹出十字控制轴线。将组装好的下预埋板吊装就位,安放在有定位螺栓的下支墩上。安装下预埋板时,在水准仪和水平尺辅助下,通过调节定位螺栓,确保预埋板的竖向标高满足施工精度要求,同时要精确吻合结构定位轴线和预埋板控制轴线。在此基础上,加固下预埋板,使其平面位置和竖向标高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。
3)浇筑混凝土。浇筑混凝土前在预埋板上粘一层塑料布,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污染预埋板表面,施工时,下支墩连同下部结构混凝土应一起浇筑。为防止地下室框架柱出现欠振现象,浇筑地下室柱、梁节点混凝土时先将下预埋板取下,安装临时构件定位套筒,待混凝土浇筑到下支墩底标高时更换下预埋板,直至浇筑完成。施工过程中,要跟踪复测下预埋板套筒的位置,并及时调整复位,确保下预埋板的定位准确。同时用专用螺母固定套筒,防止混凝土落入套筒内。
4)橡胶隔震支座和上预埋板安装。混凝土同条件试块达到80% 的设计强度后,拆除模板后,即可按设计要求对号安装黑龙江橡胶支座及上预埋板。安装时,取出临时固定螺母,清理干净套筒后,
就位支座,在保证构件摩擦面干燥清洁的基础上,随混凝土强度的逐步提高,用专用高强螺栓通过初拧、复拧、终拧三个施工阶段,将支座与预埋板紧密固定。
安装高强螺栓时,要分布对称对角拧紧,力矩均衡,逐步加力,严禁产生偏心受压和预埋板翘曲情况,同时要注意保护支座钢板防腐层和橡胶不受损伤。安装完成检查验收合格后,软包封闭支座,用 12 mm 多层板钉木盒将隔震支座保护起来,防止上部结构施工时损伤橡胶层。
5)上支墩构件体系施工。按照模板体系结构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,安装下支墩钢筋,支设上支墩混凝土模板,要保证模板体系的强度、刚度、稳定性和钢筋工程节点构造措施符合规范要求。模板和钢筋工程验收合格后浇筑上支墩混凝土,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拆模后,终拧上预埋板与支座高强连接螺栓,使其达到设计要求。
橡胶隔震支座施工技术要点
1)橡胶隔震支座产品必须按规范要求批量进行检测,并必须有产品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型式检验报告。
2)支座安装前,要准确核对产品型号和设计要求的对应性和匹配性,确保不同型号的支座安装在对应的设计位置上。
3)节点和梁柱构件混凝土宜整体一次连续浇筑成型,避免留下施工夹茬和后浇夹缝。
4)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测量控制,要准确控制支座节点的位置、轴线、倾斜、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。
5)隔震层施工完毕后,要随主体施工进度加大对建筑物的变形观测频率,并形成详实的数理统计,以测试支座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,为日后的维修和保养提供技术参考。
6)建筑隔震层虽然对工程造价有所增加,但也同时降低了上部主体结构的设防烈度,综合测算,对工程整体造价影响甚小,比较同类非隔震建筑,工程造价基本持平。
24小时咨询热线:
13323182312
QQ在线咨询:
839308866
微信号:
13323182312